一種真實的演員成長

「痛嚟講呢,應該係由外到內,再到返外。」

相信周星馳這句對白大家並不陌生,而對白的出處則是來自在《喜劇之王》中星爺經常攜帶着的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作為一個演員,熟練的演技是唯一最值得大眾關注的嗎?普遍觀眾對演員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們具備隨時轉換不同面具的特性,而演員擁有「自我」似乎不是一件必須的東西,直白一點他們只是角色的附體,但演員是否真的只是一具欠缺靈魂的軀體而已?

「我相信戲劇理念的根基在於與別人交流,才能有一種真實的東西在彼此之間產生。」

張毓軒

榞劇場出身的張毓軒 Shin 似乎非常認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這一套演員的心理和形體相互合一的戲劇思維模式,這位著名的戲劇家提出的是演員必須呈現出內心最純粹、毫無掩飾的想法和情感,同時真實的體驗、交流過程有助於提升角色的表現力。

準備破卵而出的新鮮人

雖然已經有過數次的演戲經驗,但 Shin 認為自己依然是一個剛出生的影視新鮮人,準備破卵而出去體驗和經歷真實的戲劇世界。

「 我認為做戲是靠經驗累積,你才會做得好。」

看過《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中石仔由內至外的心理成長的鮮明表現力,觀眾不難發現 Shin 除了對角色的理解和投入有着高度的合理判斷力之外,亦呈現出細膩又穩定的角色層次遞增。「劇本當中包含許多情緒和動作的細節,和導演、編劇的緊密溝通可以讓角色更完整和合理。」石仔這一個角色非原著所有,可說是一個原創的新角色,所以和其他演員、導演、編劇之間的溝通亦變得非常重要。由成品可見,相互的交流雖然在商業社會下相較花時間,但絕對能幫助演員揣摩和捉摸角色的真實度。

「 作為一個演員,我認為最不能缺少的是聆聽和溝通。」

社群時代下反觀觀眾,Shin 認為演員是無法取悅每一位觀眾,甚至表現亦難免會被一一檢視,但是不論是聆聽他人的對白、別人的意見或是一些負面的回饋,對他來說「聆聽」就是可以創造出每一個成長的機會。

我們這一代人都出現了情感障礙

聊到現在的演員在戲劇的呈現取向上,無法不承認的是大多是技巧型多於內在情感流露,而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環境、社會、文化的轉變所帶來的一種影視速食主義已是大勢所趨。「以前那個年代感覺上人是比較真性情,我們這一代人在感情上反而是比較內向和萎縮進內心一點。」Shin 道出了現代人所面對的一種情感缺失,而真實的交流逐漸變成了一種障礙。

常人如此,更何況是放在演員身上,大環境下所形成的情緒無能(emotional unavailable)可能從來不被察覺,是因為它們不一定為作品帶來明顯的影響,亦無礙觀眾觀看電影、電視劇。畢竟演員是專業的,只要安守本分地排戲、做戲、「交足功課」的情況下作品依然會順利誕生。

但是,對演員自身的成長和生命追求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一種演員的真實狀態

「演戲應該是包含真實和真心,而非單純賣弄情緒和技巧。」

演員在創作中亦是一個創作者的角色,只是他們在一個虛構情景下進行創作。而當他們接觸一個虛構的人物時,如何花時間和這個「人」溝通和填補角色上所需要想像的部份,從而由演員自身出發完整了一個角色,就是 Shin 所指的一種演員的真實狀態。「角色和我之間是有一種親密關係,在『溝通』的過程下我們互相給予對方不同的回應。」相信他這種由自我內在的親密圈中所塑造的創作,不但成為上文所提到的內外統一的演員表現力,和真誠敏銳的感受力,更是開啟了一個對於自身本質的對話。

常聽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這句說話為何會將人生和戲劇放在一起呢?除了把人生比喻為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有可能隨着環境的變化而成為不同的角色、帶著不同的進場和退場時間之外,它亦非常貼切地形容出演員這個職業的真實演變過程。每一場戲的體驗、每一個角色的塑造、每一種情緒的挖掘都是一個成長經歷,演員不但透過角色去呈現自我內在,更是從中尋找本我的根源和修練出一種人性(human nature)。

FEATURING - SHIN CHEUNG

CREATIVE DIRECTOR & STYLING - SYAN LEUNG

PHOTOGRAPHER - MAURICE CHOI

MAKEUP & HAIR - KIT

PRODUCER - MAORA CHEUNG

INTERVIEW - PANDA CHOW

DESIGN - NEVIDEBLA

MEDIA PARTNERSHIP- 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 YDC

Previous
Previous

結合新舊 傳承古今

Next
Next

艱辛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