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2赫茲再次認識Kolor
邀請你閱讀這篇訪問的時候,同時播放這首歌,《52赫茲》。
要過活原為什麼
可不可
去講清楚
但五十幾赫茲如何
可聽得到共鳴 如鯨歌
最重要的是
當大眾以為「52赫茲」是在寫世界上的一份孤獨時,Kolor 和林夕的詞卻是討論着人在這個世界上「過活原為什麼」,最初交給林夕的 demo 叫做《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問題,後來林夕以鯨魚的故事作回應,他的詞可說是給我們的一個答案,整個編曲、填詞的過程來來回回長達半年,當中亦是我們和林夕之間相互的一個人生交流、反思、消化和調整。」
Robin 提到當初創作這份曲的時候,內心抱有許多孤獨感的思緒,例如回想過去樂隊一起不停創作的點滴,到近幾年未必能經常相聚在一起;一些樂壇制度上的不變,開始質疑制度、事物的本質、一些生活中被我們忽略了的重要事情,他下意識將這份坦率的感覺和情緒投放在創作上。
「這首歌當中有許多都是面向自己內心發問的東西,可能是一些我們每日都會想的問題,而它未必有一個實在的答案。」Sing提到這份曲和詞之間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它是擁有自己的一個思考點。
「不像我們,這個也是我們。」---- Robin
18年來的Kolor獨特性
說到《52赫茲》的最終成品,「不像Kolor的風格」大多是普遍聽眾的第一個反應,但再仔細聽下去,與其說不像他們,倒不如更能感受真實的Kolor,比起最初期的作品,聽出這首歌恰當地拋開了一些既定形象枷鎖,同時開放了自己的他們。事實上樂迷不難發現Kolor過去18年以來的歌曲風格並非完全一致,除了最具標誌性的metal、搖滾和熱血外,偶爾還會有一些偏向抒情的作品、輕鬆富幽默感的短歌和具實驗性的獨白風格。
「我們樂隊有一個規定,每一首歌的主導是由創作該歌的成員負責,這是用來防止爭執,讓大家和洽地、持續地相處。」Robin 娓娓道來原因,畢竟樂隊是由四人組成,每個人喜歡的音樂和持續成長的狀態亦各異。除了磨合和產生火花之外,保持各人的創作獨特性亦是Kolor最讓人驚喜的一個特點。Michael 提到他們在創作上並沒有所謂的一個「轉變」,「我們並沒有刻意呈現一些沒有出現過的我們,只是一些聽眾可能未必太過了解我們過往的作品,甚至乎演唱會上的我們亦經常呈現出各樣喜怒哀樂。」
相信他們至今的創作與Kolor最初成團的初心一樣,包容多元化音樂,突破音樂框架的限制,力求各類音樂上的創新和共融。
並非是你我所想的孤獨故事
但再仔細聽《52赫茲》,你會發現當中的驚喜和小彩蛋其實是一份曙光,大多於一份孤獨感。有趣的是「52 赫茲」多年來被塑造成一條鯨魚的凄美故事是有一個更新版本,原來它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孤獨,科學家早在2010年發現它可能是來自一群群體生活的鯨魚,而它們亦是擁有相近的52赫茲。所以人在尋找同伴的時候是否真的那麼困難,或者這個故事的確映照了人們內心渴望被共鳴的一面,但它似乎更多的是為我們帶來一個反思:有時候是否我們想多了,自覺不被理解呢?
「這個版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我們不再需要擔心那個孤單。」
「它是有它的族群。」
「有朋友陪伴的!」
「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赫茲!」
對於這個新版本,Kolor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似乎鯨魚故事只是一個引子,而對於尋找同伴、同類,並不一定是指向人,正如他們所說,它可以是每一個人內心最渴望和重要的「是」。它提醒了人們,需要著眼的從來並不是那個孤獨感,是那一份最終會被找到的希望。
何不穿透同溫層 挑戰小圈子的機制
在香港的音樂圈裏,除了樂隊成員,還會有「同伴」嗎?香港的創意行業裏很容易便會出現小圈子,而小圈子的出現不外乎是因為一些「分類」,所以「同伴」只可以是風格相近的同溫層嗎?
Michael 提出一個盲點,音樂的界限性,「我對將音樂分類抱有一個懷疑的態度,為什麼做創作的時候要被困死在音樂的界別裏?當人開始去定義這些界別時,就會自然而然參與在這個遊戲裏。」在香港文化和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讓獨立和主流成為了一個必然對立的關係,模糊了大眾對感受音樂的重點:音樂的本質是什麼。回想 Tone Music 上星期舉辦的《未來音樂祭》大膽前衛而不失獨特和流行性,記得連續兩日的音樂節讓人熱血沸騰和感受到音樂的共融性,聽過不少觀眾的反嚮都是驚喜的。
Tone Music似乎在此提出同一些反思,刻意的分門別類在於什麼?音樂的意義又是什麼?
入選 Tone Music Award 第二年,對於他們 Sammy 並不陌生。
「打破小圈子的人,可能最終自己也會成為小圈子,但是,至少我們還是嘗試了。Tone Music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願意踏出第一步去改變這個制度,而「變」一定是具挑戰性,因為你正在挑戰一個原本一成不變的權威。」---- Sammy
記得上個月樂評人袁智聰在一篇訪問中提到,香港樂迷對音樂的包容性並不大,否則香港音樂文化早已多元。看來這個音樂多元的發展路程依然還是一個起步,歸根究底我們的耳朵早已被熏陶在一些既定、無法突破的框架上。但相信時間是可以見證一切,只要音樂人抱有堅持,「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音樂,專注集中於音樂本身。」Michael 道出打破盲點的核心所在。
反思:我們為何接受被懸浮在主流環境下
在這個創意具受挑戰性的時代,創作音樂看似有很多的選擇,但隨之而來的全球競爭性,場地和演出機會的缺乏,音樂這條道路並不容易走。「音樂的核心價值在於「個人」,它建基於熱情和喜愛,純粹的創作是不會受任何目的、收穫和誘因所影響。」Sammy 再次強調創作的核心。聽上去音樂人除了堅持,還要時常提醒自己對音樂的初衷是什麼從而激發自己的動力。但我們相信一個文化的推動並不是單方向的,觀眾亦是有他的義務和責任,假如我們持續缺乏對音樂本質的判斷和理解力,再多元化的融合和發展都只會成為過期調味料,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認真、順其自然地感受當下的創作,保留原本的初心很重要。」---- Sing
「不論是玩音樂還是聽音樂的人,最重要的是回歸音樂的本質。尤其是玩音樂的人不要讓名利獎項去控制你能走得多遠,純粹的享受、嘗試拋開包袱和放膽一點,音樂從來都不放棄人,只有人放棄音樂。」---- Sammy
「做音樂應該要破格,不要因為流行和羊群心理而形成「跟風」,只要內心有一個小小的念頭萌生,就盡量把它放大,讓它成為屬於你自己的一個音樂。」---- Robin
「不要一直想着錢和收穫,用創作和藝術來覓食是很困難的,同時會影響當中最純粹的創作。」---- Michael
FEATURING - KOLOR
CREATIVE DIRECTOR - SYAN LEUNG
PHOTOGRAPHER - TYLER YEUNG
PRODUCER - JAZIKA HO
INTERVIEW - PANDA CHOW
SPECIAL THANKS - TONE MUSIC & SOHO HOUSE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