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紅樓夢》《寶玉,你好》
以《紅樓夢》第 56回和第 115回,賈寶玉和甄寶玉於夢中及現實中的兩次相會為靈感的《寶玉,你好》將於西九文化區裏的自由空間的大盒上演,讓觀眾親身與「寶玉」相遇。在公演之前,筆者有幸和兩位導演,林奕華和劉祺豐作了一次深度對話。
林奕華 & 劉祺豐 導演專訪片段
「沉浸」和「參與」
和兩位導演的訪談裏頭,他們提到這一套戲劇並不屬於一般的沉浸式戲劇(Immersive Theatre)1,他們以戲劇作為形式,提供了一個空間讓參與者「偷窺」自我。傳統的戲劇是透過繁複仔細的劇情細節,幫助觀眾短暫脫離現實,從而進入一個虛幻的情境。而沉浸式戲劇讓觀眾帶有主導權選擇如何觀賞主演者和劇本,不過在於觀眾、表演者、劇場之間所欠缺的,是直接的交流互動和一份觀演關係。
而筆者亦認為《寶玉,你好》這套戲劇是屬於另類的沉浸式藝術創作,非流於戲劇性或享受性的表演藝術。意思是指它的最底層亦保留了此類戲劇的傳統性,是一種沉浸式的根本,有劇情有細節有主導性,但是在整體的創作層次上,它是層層遞進的,當中最重要的是包含了參與性和感受性的藝術實踐(Art Practice),對比起一直位於主流的的傳統沉浸式藝術,更希望觀眾成為戲劇的核心,從中幫助觀眾以對個體的主體性、並且保留個人思想和思考用於齊與當中和感受自我。相對的意義並不在於呈現故事的情節,而是其背後更深層的文化剖析和歷史探討、並釋放觀眾從作品中所帶來的自我回塑和反思。不再拘泥於劇情走向,不再流於主角的結局表象,而是探究「我」、「真實性」等的觀眾的自身思考,作為創作者,兩位導演鼓勵觀眾成為寶玉去「偷窺」自己,然後從「夢」裏面所看到所得到的帶回現實生活中,筆者相信這是一個具心理體驗的有趣過程。
可思考的戲劇藝術
「整套戲讓觀眾感受到像被推入了自己的一個夢裏面。」
林奕華這番說話讓筆者想起阿根廷藝術家Graciela Carnevale的《禁閉行動》(Acción del Encierro),藝術家邀請觀眾進入畫廊,並且把他們封鎖在畫廊裏,使參與者直接在一個實實在在的環境下面對自己。反觀《寶玉,你好》,戲劇的主要慨念是讓觀眾以一個富有主動性且有意識的參與者角色進入劇場,場地的設計由一個長方形的空間前後各有一個大屏幕而形成,如同兩面鏡的屏幕和被提供的八十分鐘,讓參與者無可避免地正視自己。加上沒有任何觀眾席的零距離舞台接觸,讓觀眾體驗藝術作品的內部結構,而不單單是被動欣賞,完全是打破了「第四面牆」(Fourth wall)2 的舞台限制,可見其創作軸心在結構上如同加入了20世紀的藝術實驗,具備挑戰性和當代性。
「大觀園」
對此,林奕華亦提到「大觀園」3 就如一個縮影,可以指是一個城市的縮影,又可以指是西九文化區的一個縮影,而觀眾就如進入了一個「大觀園」裏,再進入劇場,這裏提供了解放自我的空間,不受約束,也意味著在這個「園」裏可以讓觀眾自在地體驗一些不可能的人生反思和從藝術中了解文化,看得見兩位導演除了在藝術制作的追求上是不流於刻版逐流的創作,同時反思了歷史文化,例如文化區背後所經歷的歷史,以及把「現代人」之間的共同經歷提煉和轉化成為另一種的關係。
「歷史、時間和空間對於藝術創作來說,永遠是思考的重要基礎。」
現代人所缺乏的「 夢」
作為活在現代的一個「人」,理應透過歷史的不同轉淚點、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或是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可以更容易尋找或認識到自我。但林奕華看到的是,在自媒體和消費主義底下,人們大多變得同質化,當中失去的不單只是個人的意識,還是屬於種族(例如華人)的文化。然而300年前的《紅樓夢》似乎比現代更為當代,裏面不單止是塑造了不同人物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把人重新扣連,甚至乎超越了時間的限制,放於今時今日,適用。
而賈寶玉可說是其中一個十分合適的例子,在外在能夠融入屬於那一個時空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亦能在內在持續發展自己,這個拿捏得剛好的平衡點正正就是現代人所缺乏的。而《寶玉,你好》不只是一件戲劇藝術作品,更加是一塊試金石,以人作為一個基礎,並拓展及社會歷史的一個藝術實踐。寶玉二字,令人想起的都是美輪美奐的東西,而這裏就是一個讓觀眾重新回到屬人的地方,你我都可以成為寶玉。
圖片由非常林奕華團隊提供
1/ 沉浸式戲劇(Immersive Theatre)這一類戲劇主要是可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例如一些劇目可讓觀眾在劇場內自由行走,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劇情和劇情人物跟隨。
2/ 「第四面牆」(Fourth wall) ,戲劇術語,指一面在傳統三壁鏡框式舞台中虛構的 “牆” ,即觀眾與舞台之間的的隱形屏障。
3/ 「大觀園」是小說《紅樓夢》中一處虛構的園林,是賈府大花園。林奕華指出「大觀園」就如一個自給自足的創作園地,在園中的各人可以不受空間環境限制並自由地去做創作。
Interview, Text and Video by Panda Chow
Photo by Man Chan